創新,“雙環”的生存之道 |
時間:2013-10-23 08:43 作者:admin 點擊:
次 |
核心提示:發展故事 在高新區驅車一路向南,記者來到蚌埠雙環電子集團有限公司。推開車間厚重的鐵門,機器高速運轉的嗡嗡聲,打破了走廊里的寂靜。流水線一端,穿著制服的女工低著頭,盯著手中最多只有指甲蓋大小的電子元件,生怕這包含二十道工序、多項專利技術的產品
|
發展故事
在高新區驅車一路向南,記者來到蚌埠雙環電子集團有限公司。推開車間厚重的鐵門,機器高速運轉的嗡嗡聲,打破了走廊里的寂靜。流水線一端,穿著制服的女工低著頭,盯著手中最多只有指甲蓋大小的電子元件,生怕這包含“二十道工序、多項專利技術”的產品有一丁點瑕疵。
“這條線生產的是電感器,它與電阻器、電容器并稱為三大被動電子元件,市場前景非常廣闊。”集團旗下電感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陶根勇介紹,雙環電子長期以來因高尖端電阻器產品為人稱道,作為從神一到神十以及天宮一號的重要配件制造者,這家科技型民營企業近年將觸角延伸到一個全新的領域——電感器。
“新產品、新領域、新空間,必然為我們帶來新挑戰,創新首當其沖。”陶根勇如是說。三年前,在市區有關部門負責人見證下,雙環電子與臺灣一家知名電感器產品制造商成功牽手,邁出電感器項目發展的第一步,一支專業化創新研發團隊迅速搭建完畢,實現“從零起步”。 通過建立激勵制度、加大研發力度、加快產學研步伐,近年來集團創新成果不斷涌現,攻克了一批關鍵技術瓶頸,電感產品年產值也順利突破千萬元。“電感版塊目前僅占到集團產值的10%左右,如果能和電阻器擁有同等市場份額,前景可想而知。”集團副總經理邵建強說,“企業電阻器現在已經占有相當的市場份額,年產值達億元。”話語間,流露出對新老領域有朝一日平起平坐的期待。
“創新能力的提升與政府支持密不可分,對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支持力度一直很大。”邵建強說,置身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,充分享受到了稅收、研發、招工等方面的政策扶持。今年,企業重點實施的機車制動電阻項目獲得上級資金支持,可以預見,集團的新技術產品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又將駛入一個發展“快車道”。
記者手記
不創新就是“坐以待斃”
當有關“中小微”發展之難的討論在全社會持續升溫時,不同的企業家做出了不同的選擇:雙眼向外,盼望更多的資金支持和政策暖風;雙眼向上,呼吁增大減稅力度和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。然而,就當前中小微企業發展現狀看,最核心的還是兩眼向內看,堅持創新,增強自身,升級發展。
不停歇的創新是中小微企業生存之道。我們欣喜地看到,在蚌埠,在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的政策機遇中,企業創造革新蔚然成風。
據市經信委統計,截至上半年,我市高新技術企業中,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為113家,占總數的近九成;中小省級以上創新型(試點)企業11家,占全市省級以上創新型(試點)企業的43%。這意味著,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踏踏實實搞科研、搞創新,越來越多的“中小微”技術研發平臺,成為培育創新成果的主戰場,這也更意味著,蚌埠經濟社會發展蘊藏的潛力和活力,將因涌動的創新因子進一步激活。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