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2012年一年,全市成片造林5.82萬畝,新建綠色長廊85千米,完成東海大道、燕山路等主干道綠化提升工程,新建改造街頭游園綠地23個。”翻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,透過數字就能清晰地看到蚌埠的美麗變化。
向生態蚌埠、美麗蚌埠進發,這只是起步。“生態靚市”被列入新一屆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;在建設區域性特大中心城市的進程中,“生態優美”躋身四個關鍵詞之一;在2011年成功創建省級園林城市的基礎上,蚌埠又將目光鎖定國家級園林城市稱號,將之作為政府“十二五”工作目標——天藍、地綠、水凈的生態蚌埠、美麗蚌埠,正一步步從規劃藍圖上走進百姓生活之中。
綠織錦繡
如畫山水可觸摸
最初作為配角而存在的綠色,如今已進化為城市建設中的主角——在去年城市西出口的建設中,綠化工程第一次有了規劃和設計概念:采用樹種、景觀層次、四季效果等諸多方面事先進行了精細的設計和規劃,綠化帶寬度也達到創紀錄的21米,綠量占據道路的三分之一。“景觀綠化今后都將作為主體之一,與項目同步設計評審。”市住建委市政園林科科長王法儉告訴記者,從去年開始,我市將主干道的每平方米綠化造價標準提升至150元,公園綠地則提升至260元。因為有了事先的規劃設計,綠化一步到位?此茦藴侍岣撸瑢崉t避免了重復建設,反而節約了資金。
“點少、面窄一直是我市綠化的薄弱項。要實現綠滿珠城,就要從薄弱項開始。”綠滿珠城大建設的重要一項,就是用綠道做線,串起散布全市的大小游園、街頭綠地,點線相連,綠色網絡由此覆蓋城市。今年我市即將開工建設環龍子湖綠道、黃山大道和淮河北岸濱河綠道示范段。“綠道是道路,也是景觀。”在王法儉的眼中,綠道可以定義為以綠化為特征,可供人們步行和騎行非機動車的慢行道路系統。是打造綠色開放空間,推動區域生態保護最直接的方式。到2016年底,我市還將建設170千米綠道,基本形成主框架,構成布局合理、配套完善、景觀豐富、服務周全的網絡系統。
我市于2009年底開始的大建設,市容景觀及綠化亮化工程始終單獨立項。“項目安排上,對市容景觀項目的傾斜日益明顯。”翻開我市2013年城市大建設項目計劃,市大建辦專職副主任孔峻楓告訴記者,去年該項直接投資3.9億元,今年就達到4.3億元。“如果擴大綠色的概念外延,垃圾填埋場等公用事業建設,以及防汛排澇、污水處理、環境綜合整治等生態環境治理項目都應算在其中,那么投資額度更高,對城市環境的改善力度也更大。”
我省今年啟動的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中,我市計劃新增森林面積65萬畝。僅此一項,就相當于“十一五”期間總和的十倍還多。未來四年的時間里,我市將通過農田林網提升、在道路、河流兩側建立森林長廊、石質山造林、美好鄉村綠化等工程,使森林覆蓋率達到21%。
綠色綿延
全民動員長效推進
綠色行動中忙碌的不光是政府,綠滿珠城大建設同樣給市民預留了空間:企業或市民可以認養認建城市綠樹和綠地,從而獲得豎牌權或冠名權。 認養綠地綠樹,最主要的還是建立起市民與城市綠化的情感聯系,從政府行動到自覺行為,動員更多力量參與其中。”王法儉告訴記者,短短一個月的時間,就有18家企業報名認養。政府引領、群眾參與,被證實是全方位利用現有資源,形成全員關注的有效途徑。
“以規劃為引導,靠設計出成效,注重統籌。”孔峻楓也用一句話總結了自己對綠色持續的設想:一方面是與重點工程建設、舊城改造統籌進行,見縫插綠;更重要的是在構筑一心多極的空間結構和“一河、三湖、多廊道”山水格局的大規劃下,堅持拆遷、規劃、建設、綠化、管理“五位一體”,長效推進以保證綠色綿延。事實上,我市在土地掛牌出讓之前,就將綠量百分比列入規劃設計條件予以明確,并作為出讓條件之一,等于在準入環節設置了綠色門檻。
綠色經濟
提升城市軟實力
對照國家級園林城市的標準營造蚌埠式綠色,不光是目標,更是努力的時間表和路線圖。“綠色并非孤立的,而是融入整個城市的細節,是對城市軟實力最直接的說明?梢赃@么說,沒有龍子湖的整治,就沒有中華古民居、大明文化產業園等項目的落戶;反過來,這些項目又增加了綠量,改善了環境,綠色與經濟的發展相得益彰。”在孔峻楓看來,綠滿珠城絕不止于種樹植草,而是包括城鄉一體化建設、產業結構調整在內的綜合工程,需要多部門共同參與。 與他持有同樣觀點的還有市林業局造林工程科科長劉韶:“我市引進的浙江森禾,就是林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最佳說明。”劉韶指出,營造了大片綠色的森禾如今正源源不斷產出經濟效益。也正是業內龍頭企業的帶動,加之蚌埠適宜南北樹種的獨有氣候條件,我市一批苗木花卉企業在天時地利的環境中日益壯大,華東苗木生產基地的目標指日可待。“包括在道路兩側50米營建森林長廊,看似投入巨大,但結合土地流轉加上科學規劃,一定會形成良性循環。不光提高城市森林覆蓋率,更會成為推動林農致富的新的經濟增長點。”說到這里,劉韶信心滿滿。
本文由蚌埠華迅網絡(http://hankhoeksemaelectric.com)轉自蚌埠市人民政府網
|